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胡说中国软件外包之现状

2007-12-21 17:30 232 查看
先抄两个小故事: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可能有些眼熟,是财富再生体制的寓言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行各业不外如是。很多情况下,都是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血淋淋的原始积累后,采用第一种方法持续发展。

继续发挥些。

工人总要有些盼头吧。于是10个工人为了省力,研究起更省力的镐子,最终发明了!于是他们变成了“制作”镐子的人!他们走了,专门把镐子卖给不同的矿主。(矿主把人招满)

矿主给工人全部换上新镐子,生产效率提高了。50年的开采缩短为25年。建设加速了,贫富差距也加速了(也许会失控,谁知道呢)。

又有10个工人总结出了开矿的方法,发现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和工具开金矿,开银矿,开煤矿……他们找到了一份可以自己选择老板的生计。他们走了,开了公司,专开各类有色金属矿。(矿主把人招满)

10年过去了,有个地方开了新矿,矿主过来挖人,每人每年发1万5,10个人欢天喜地的跳了过去,他们不知道的是,那是个小矿,可能两年后就开完了,而他们到达新矿的旅费,也要1万多。(矿主把人招满)

15年过去了,有个地方开了新矿,矿主过来挖人,每人每年发1万5,10个人跳了过去,他们是幸运的,那是个大矿,至少在矿工们有生之年是不会挖完的。(矿主把人招满)

20年过去了,又有20个工人预见到自己的日子不长了,于是他们开始向亲戚朋友打听有没有别的地方有金矿。找到了。离开旧矿,去新矿。于是,又有20年好混。

矿主又雇了20个工人填补前面的空缺。他们感激涕零,兢兢业业,却没有想到,只有5年了……

还有上千拿着镐子等着开矿的矿工……

软件业来说,开发就是镐子。

开发改进镐子的那10个,有的姓叫Microsoft,有的姓Sun,有的姓IBM,中国有个有实力但是勉强能坚持做下去的,叫Apusic。定规范者可称帝王!

专门提供开矿服务的10个,有两三个起了个时髦的名字叫“咨询公司”,剩下的都变成了产品生成公司,中国有那么一两个跟风成功,金蝶,用友云云。业务为核心!渠道为主!掌握渠道,做通者为王!业务成为“外包模式”中最专业,最高端的金字塔尖。

这20个矿工中,有那么几个有了钱,走着第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进一步发展。

剩下那些一门心思只会“用镐子”开矿的熟练工们,造就了目前比较普遍的软件工人市场,也组成了更方便管理的多级“外包模式”的基层。

国内外包还是也“用镐子”为主!却很难有人能跳出“镐子工”的角色。

工具越来越便利,使用工具的熟练工培养周期自然越来越短。国家曾经引以为豪的“人口大国”为行业消化造成的不小的压力。很多小矿矿主又借机进行原始积累。

没有信仰的年代,通过发达的媒体展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纸醉金迷的生活,成就了浮躁。个人生活上又不能满足基本住和行的压力。

能安得下的心工作,能安心工作的环境,都是如此的可遇不可求。直接造成了国内程序员干不长,国内三十五的程序员已经算凤毛麟角了。自然,能力强到可以改进工具或有能力把注意力转到“开矿”的软件人员就更少了。多的只是跟风和机械单一的熟练工……

于是,频繁的跳槽……于是,恶性竞争……于是,怨声载道……

这样素质的矿工,造成了矿主(发包方)的不信任,又限制了再次发展……

坐地铁的时候听到几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侃大山。为工作生计而烦,号称潜力巨大的软件外包。联想到最近客串的几次面试官的经历……

有感,不禁想发发牢骚,记录一二,不想越写越多。

多大的心胸做多大的事。中国程序人才这么多,希望早日见到中国镐子去开世界的金矿……

经历不足,纸上谈兵之嫌。胡说八道,想当然尔,姑且一看。一笑,呵呵。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