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透過 User-Mode-Linux 來學習核心設計

2007-11-12 09:36 357 查看
导读:
  因為收到不少網友來信指教,小弟決定整理過去的心得與筆記,分享如何透過 [User-Mode Linux] (以下簡寫 UML,注意該術語與軟體工程的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無任何關係) 來學習核心設計、體驗修改並驗證的新途徑。
  UML 顧名思義是將 Linux Kernel 移植到 user-space,如此一來,就可將這個修改的 "Kernel" 當作一般的 Linux process 來執行,這有什麼好處呢?簡單來說,至少有以下應用:
  對與硬體架構無關的一般性 Linux Kernel 程式作偵錯與快速測試
  檢驗 file system 的完整性與正確性,特別是 init script 相關的部份
  在單機建構虛擬網路環境,以多個網路單元進行模擬操作
  追蹤 Linux Kernel 大體流程,允許快速測試新的演算法或改進途徑
  完整的 Linux 教學環境在 UML 官方網頁 [What are people using it for?] 與 [Case Studies] 有更詳細的描述。類似的技術有 Win32 平台的 [coLinux] (Cooperative Linux) 與 FreeBSD jail (指 sandbox 的行為) 等。如果不能從以上描述體會 UML 的重要性,不妨想想這個案例:做 Embedded Linux 最痛苦的不是在設計階段,而是測試與調整的步驟,以前我們很直覺會利用硬體環境直接測試,不是放到 Floppy,就是弄到 Flash 之類的實體環境,光是 download 就耗費相當多時間了,更別說發現 Bug,然後 rebuild 再重來,曠日費時。所以呢,比較妥當的方式是利用模擬的環境,像是 chroot 指令的使用,不過,那也要 target 環境跟 building 系統接近才行,那,不同的 kernel 組態怎麼辦呢?或是,很容易毀損實體 filesystem 的測試呢?透過 UML,我們可以建構出一個極佳的測試環境。
  知名的 [LEAF] (Linux Embedded Appliance Firewall) 計劃的文件中,有份 [Developing and using LEAF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開發文獻很值得一看,不僅克服不必要的微調動作,還能兼具設計與測試雙軌運作的趨勢,透過建構 UML 作為基礎的開發環境,並讓 [LEAF] 能在其上開發。
  [UserModeLinux for KNOPPIX] 很有創意也相當實用的途徑,透過 UML 來測試不同的 [KnoppixLinux LiveCD 配置組態,可以避免無謂的燒錄測試,而且可以透過 UML 搭配特定 debugger 與 benchmark profiling 來進行微調。
  無獨有偶,[GPE] (GPE Palmtop Environment) 官方網站文件中也提及這類 cross-development 的方式,請見 [GPE: UML GTK 2 cross compiling environment],如此一來,ARM target 的 layout 就可以在設計的初期界定了,相當方便的途徑,當然,隨著 [qemu] 具備 ARM system emulation 後,使用 UML 的途徑就稍微彆扭些,但核心的想法是雷同的。
  也因此,Linux Kernel 2.6 source tree 正式收錄 UML,我們也不再需要跟一堆 patch 搏鬥,不過 UML 經歷過許多重大修改,這使得不同時期的 HOW-TO 文件幾乎都有重大出入 (早於 2004 年的文件就不需要太拘泥細節了,畢竟設定方式更動過大),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徒增困擾而難以入門,這也是為何小弟試圖撰寫這系列筆記的原因,需要留意的 是,因為 Linux Kernel 總是捨棄相容性包袱,所以難確保有一致的文件,也因此,本系列文件基本上以新版修正舊版缺失的方式撰寫,對系統造成的損失或不便處,請多見諒,但歡迎 [來信指教]。以下是本系列文件著墨之處 (不依據時間順序):
  親手打造 UML 開發環境
  建構 UML 所需之 root file system 並微調
  以 GDB 追蹤 UML
  修改 UML 並快速驗證,體驗 Kernel Hacking 的快感
  以 UML 建構虛擬網路環境,進而實驗小型 PC ClusterUML 是種虛擬機器機制,可建立在既有 Linux 作業系統上多個 Linux 系統的「假象」,而虛擬機器所使用的 rootfs (root filesystem) 則建立於宿主系統上的單一檔案系統。一般而言,程序執行於 Linux 的架構如下圖:
  


  
  而 UML 則是在宿主系統上另執行一核心,如下圖:
  


  
  由此可見,UML 提供的虛擬機器,允許模擬出比實體裝置更豐富的配置方式,而且 UML 所使用的檔案系統對宿主 Linux 來說也不過只是單純的檔案,一切都好比置身於保護的 sandbox (原文的意思就是「貓沙盒」,給調皮的貓咪一個自得其樂卻不傷害家具的器具,引申為保護的自我封裝機制),經由適當配置,我們大可放心對虛擬機器作任何更 動,而不必擔憂損害到真實的硬體與系統。
  相當重要的觀念是:UML 本身就是全功能的 kernel,具備專屬的虛擬環境,對硬體的支援僅仰賴於宿主 Linux 系統,從 UML 內部的觀點來看,基本上支援基本的硬體裝置,如:
  block device
  UML 的 block device 其實是透過檔案以映射到宿主環境中的檔案系統,仍秉持 UNIX 一貫的 "Everything is file" 的概念,UML 可如掛載實體硬碟裝置一般,將檔案系統掛入,當然也可建立 swap,更可如 Raw disk 一般被處理,透過 dd 一般的工具進行讀寫。UML 的 block device 可分層處理,並透過 CoW (Copy-on-Write) 的方式,作有效率且安全的操作,同時這允許我們執行多個 UML 實體,卻可避免頻繁的系統崩潰造成檔案系統的損毀。
  console &serial
  幾乎沒改變,與 Linux kernel 共享絕大部份的程式碼,差異在於由 kernel 提供不同的介面。就 UML 目前的設計來說,提供 file descriptor、ptys、ttys、pts 和 xterm。預設的 console file descriptor 為 0 (stdin) 與 1 (stdout),其他則是 xterm 彩色終端機來啟動。
  network device
  UML 內建類似 Hub 的軟體實做,以轉發封包,可從一個虛擬機器遞送到另一個,或設定為多點傳輸,UML 可在主機使用 ethertap 或 slip 介面。
  SCSI
  UML 可模擬小型 SCSI 裝置。
  USB / Sound / PCI / Wifi
  皆有實驗性的模擬途徑被提出,目前進度算是堪用,但並未完整整合到 UML 官方開發,需要再行確認。 Debian GNU/Linux 很早就收錄 UML 與其相關的工具,不過為了能深入體驗 UML,我們試著 build from scratch,這裡採用的 Linux Kernel 版本為 2.6.19.1 (Date: 2006-12-11),可在 [Kernel.org] 下載,建議用 "linux-2.6.19.1.tar.bz2" 來搜尋 mirror,畢竟現在的 kernel 已經增長到 41 Mb 的龐大空間。儘管 UML 已經整合到 2.6 source tree,但每個發佈版本總不免會有小疏失,所以請一併取得小弟的修正 [uml-2_6_19_1-compilation.patch],以及預先做好的組態設定值 [uml-dot-config] (使用 ext2 檔案系統)。大致的建構方式如下:
  $ tar jxvf linux-2.6.19.1.tar.bz2
  $ cd linux-2.6.19.1
  $ patch -p1 <../uml-2_6_19_1-compilation.patch
  $ cp ../uml-dot-config .config
  $ make menuconfig ARCH=um
  $ make linux ARCH=um
  注意到包含 "make" 的那兩行都有 "ARCH=um" 的 build variable,這是建構 UML 一定要加上的,無論是 kernel source 或 external kernel module,都需在 make 時加上,至於原因,看官花點時間看 Linux Kernel 的 Makefile 就可見其端倪。不過,就算不小心忘了加上,請立即執行以下操作:
  $ make mrproper
  經過冗長的編譯過程後,會發現有個新檔案被建立,即 "linux",但別急著執行,因為我們需要合用的 rootfs,原本這是苦差事,但 Debian/Ubuntu 有個強大的工具 [debootstrap] 可輕易生成具備 Debian/Ubuntu base 的 rootfs,以下是套件簡介:
  debootstrap is used to create a Debian base system from scratch, without requiring the availability of dpkg or apt. It does this by downloading .deb files from a mirror site, and carefully unpacking them into a directory which can eventually be chrooted into. 為了避免浪費時間在細節上,我準備了一個 script [create-uml-rootfs] 與部份設定檔範例 [etc_sample.tar.bz2],以下是 script 內容:
  #!/bin/sh
  BASE_DIR=`pwd`
  # --- Modified as you need ---
  TARGET_DIR=$BASE_DIR/ext2fs
  ETC_SAMPLE=etc_sample.tar.bz2
  ROOTFS_FILE=ubuntu-root
  # Create rootfs (400Mb)
  echo "Creating root file system..."
  rm -f $ROOTFS_FILE
  dd if=/dev/zero of=$ROOTFS_FILE bs=1024K count=400
  if [ ! -f $ROOTFS_FILE ]; then
  echo "Error: creation of image file fails."
  exit
  fi
  yes y | mkfs.ext2 $ROOTFS_FILE
  mkdir -p $TARGET_DIR
  mount -o loop $ROOTFS_FILE $TARGET_DIR
  # Make use of Debian's debootstrap tool to construct Ubuntu Dapper (6.10) base
  echo "Invoking debootstrap..."
  debootstrap --arch i386 dapper /
  $TARGET_DIR /
  http://archive.ubuntulinux.org/ubuntu
  # Extract sample configure files
  if [ -f $ETC_SAMPLE ]; then
  cd $TARGET_DIR
  tar jcvf $ETC_SAMPLE
  cd $BASE_DIR
  fi
  # mknod for ubd0 (specific to UML)
  if [ -d $TARGET_DIR/dev ]; then
  cd $TARGET_DIR/dev
  mknod --mode=660 ubd0 b 98 0
  chown root:disk ubd0
  cd $BASE_DIR
  else
  echo "Error: debootstrap fails."
  exit
  fi
  # Finish
  sync
  umount ext2fs
  echo "Done"
  echo "Please assign the rootfs: "$ROOTFS_FILE
  沒有意外的話,以 root 權限執行以上 script 後,[debootstrap] 會幫我們建構具備 Ubuntu Dapper (6.10) base 的 rootfs,其容量為 400 Mb。注意 [debootstrap] 下載 Debian package 是透過 wget,如果在防火牆的環境中,請將相關設定準備好。輸出的 "ubuntu-root" 檔案即是 UML 所需的 rootfs,是的,就是一個檔案,損毀的話就再重跑以上流程,無論 UML 內部發生什麼事情,宿主 Linux 仍沒有大影響。
  由於後續操作都會大量使用終端機,請確認安裝合用的終端機,如 [rxvt-unicode] 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將剛剛產生的 "ubuntu-root" 檔案放在 linux-2.6.19.1 目錄下,於是可進行啟動程序:
  ./linux ubd0=`pwd`/ubuntu-root
  ubd 也就是 UML Block Device 之意,對 UML 相當重要,將透過該 device 存取到 rootfs,我們應該會見到類似以下輸出:
  Checking that ptrace can change system call numbers...OK
  Checking syscall emulation patch for ptrace...OK
  Checking advanced syscall emulation patch for ptrace...OK
  Checking for tmpfs mount on /dev/shm...OK
  Checking PROT_EXEC mmap in /dev/shm/...OK
  Checking for the skas3 patch in the host:
  - /proc/mm...not found
  - PTRACE_FAULTINFO...not found
  - PTRACE_LDT...not found
  UML running in SKAS0 mode
  Checking that ptrace can change system call numbers...OK
  Checking syscall emulation patch for ptrace...OK
  Checking advanced syscall emulation patch for ptrace...OK
  [42949372.960000] Linux version 2.6.19.1 (jserv@venux) (gcc version 4.1.2 20070106 (prerelease) (Ubuntu 4.1.1-21ubuntu7)) #4 Wed Jan 10 20:53:03 CST 2007
  [42949372.960000] Built 1 zonelists. Total pages: 8128
  [42949372.960000] Kernel command line: ubd0=/opt/src/ubuntu-root root=98:0
  [42949372.960000] PID hash table entries: 128 (order: 7, 512 bytes)
  [42949372.960000] Dentry cache hash table entries: 4096 (order: 2, 16384 bytes)
  [42949372.960000] Inode-cache hash table entries: 2048 (order: 1, 8192 bytes)
  [42949372.960000] Memory: 30100k available
  [42949373.230000] Mount-cache hash table entries: 512
  ... 省略 ...
  預設 root 是不需要密碼,我們試著登入並結束系統:
  Ubuntu 6.06 LTS uml tty0
  uml login: root
  [42949456.230000] line_ioctl: tty0: unknown ioctl: 0x5603
  Last login: Wed Jan 10 16:47:59 2007 on tty0
  Linux uml 2.6.19.1 #4 Wed Jan 10 20:53:03 CST 2007 i686 GNU/Linux
  root@uml:~# halt
  Broadcast message from root@uml (tty0) (Wed Jan 10 16:48:40 2007):
  The system is going down for system halt NOW!
  * INIT: Switching to runlevel: 0
  * INIT: Sending processes the TERM signal
  hwclock is unable to get I/O port access: the iopl(3) call failed.
  * Stopping kernel log... [ ok ]
  * Stopping system log... [ ok ]
  * Terminating any remaining processes... [ ok ]
  * Unmounting remote filesystems... [ ok ]
  * Deconfiguring network interfaces... [ ok ]
  * Unmounting local filesystems... [ ok ]
  * Deactivating swap... [ ok ]
  * Will now halt
  [42949503.180000] System halted.
  粗體字是我們鍵入的部份,當有 ioctl 抱怨錯誤訊息,請忽略,因為 UML 並未完全實做該功能,這不影響我們的進行。這短暫的過程我們見到 UML 虛擬機器的啟動與終結,佛語常說,一切萬物,自有緣起緣滅之時,且讓我們來探究 UML 的因果與深入設計,進而體驗 Linux Kernel 的美妙。

本文转自
http://blog.csdn.net/threewells_14/archive/2007/11/11/1878799.aspx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