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浙大110周年校庆献礼 四篇

2007-10-10 19:07 591 查看
浙大110周年校庆献礼(1)——我与浙大
2007-05-13 22:09
5月21日是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的纪念日,学校里校庆的气氛已经相当浓厚。在这里差不多待了三年,虽然校内妄自菲薄的言论不绝于耳,校外的负面报道也此起彼伏;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与读了六年的小学、读了三年的初中、读了三年的高中比,我最喜欢读了三年的浙大。一个例子是,今年同样是我们高中50周年校庆,但我对这件事并不关注。而对于浙大,我不仅非常关注校庆相关的事宜,平日里也常看些关于校史和校友方面的文章和电视纪录片,我为它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它在竞争中的每一个挫折感到惋惜。
可能没有人和我通过同样的方式听说浙大了。第一次听说浙大是1999年浙大海纳上市的时候。那时高校概念股并不多,一般都只有名牌大学旗下的公司能够上市,比如同方、方正、紫光、复华等,所以当时就认为浙大应该还是不错的学校了。
有些话题是每年校内论坛上必然会讨论的,浙大知名度问题是其中之一。每年总会有人列举各种事实来说明浙大在外省的知名度之低,比如有的地方不知道浙大在哪里,有的地方不知道浙大是一本还是二本,等等。在参加高考的学生圈子中,这种极端的印象应该还不存在,但外界对浙大缺乏了解是事实。在30多岁甚至更老的人掌握主流舆论的今天,他们总是根据他们年轻时的印象来评价学校。而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浙大是一所非常一般的学校,他们认为浙大不具有知名度,除了几个工科专业外也没有像样的专业,所以不太经常在主流舆论提到这所学校。他们不会向学生推荐、介绍这所学校;如果有学生问到这所学校,他们也一无所知。随着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逐渐控制了社会舆论,最近几年浙大的社会声誉正在迅速提升。在我当年参加高考时,浙大在四川的声誉仍然非常一般,即使在那所号称四川省第二的中学,也没几个人说得清楚浙大到底怎么样。在那几年,浙大的录取线低于同档次的复旦和上海交大,甚至低于北师大。虽然有浙大招生人数多的原因,但考生不了解也是一个因素。而就在这几年,浙大的录取情况突然就好了起来,一些优秀学生也把浙大作为冲刺目标。由于历史原因,个人觉得浙大的生源质量和同档次学校比还有差距,在一届又一届的学长开拓出社会声誉后,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优秀学生能来浙大。
我发现我总是歪打正着的选中“成长股”。在我读初中前,我们高中在本市的知名度不如另一所老牌高中,在本省就几乎没什么知名度了,学校的老师去外市招生时,还要主动去请当地的优秀学生。他们后来表示,自己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这所学校。然而,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们高中的高考和学科竞赛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不仅把本市那所老牌高中远远抛在后面,而且每年还组织考试、从容的选拔从全省各地蜂拥而至的优秀学生,以至于某些市由于优秀初中毕业生流失过于严重,不得不用行政手段禁止本地学生到我们高中来上学。不过这是禁不住的,因为那些决策者自己的子女都在我们高中呢。
我对我们高中的崛起手段颇有微辞,在此不做具体讨论,但不管怎么样,至少高考和竞赛成绩都井喷式增长了,社会声誉上去了。而当时我选中这个成长股是福是祸,从不同方面看有不同答案,但我还是觉得福的成分要大一点。
同样地,我进入浙大时,正是浙大迅速复兴之时。通过对校史的了解,我觉得本轮浙大复兴是1988年前后启动的,2002年后开始加速,在浙大求学这几年,正是浙大成长最快的几年。虽然浙大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在中国,大学的命运并不完全由其领导者水平决定的,浙大带着脚镣跳舞,能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回头看来,我们高中的快速成长期已经过去,但浙大的成长仍在继续,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我在《又是一年高考时》(http://charles841.spaces.live.com/blog/cns!501342C974013BD!412.entry)一文中曾详细回忆过当年报考浙大的经过,那确实是非常偶然的。当时我也说不上对浙大有多了解,对它的感情是进校后慢慢培养起来的。仔细想来,我喜欢浙大主要是三个理由:第一,相对于北京和上海,更喜欢杭州;第二,可能是由于离政治中心较远,也可能是传统的原因,浙大给学生提供了中国大陆最自由的发展空间(尽管很多人因为这一点而堕落);第三,我被浙大三起三落而屹立不倒的精神而感动,中国没有哪所大学经过这么多磨难,在经历各届政府轮番打压后坚持至今,这是我以后要重点分析的。
再强调一次,我从不否认浙大还存在些非常严重的问题,以至于它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非常大的距离,但许多问题是中国大学所共有的,或者说1949年后的中国大学共有的。一些浙大特有的问题,和政治也脱不开干系。只能说,把浙大经营成现在这个样子,有错误,但是成绩是主要的。就凭它三次面临被解散而三次活过来的顽强生命力,我们也应该对它充满信心。

浙大110周年校庆献礼(2)——浙大与浙江精神
2007-05-20 14:12

原浙江省委书记、现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曾经将浙江人致富的原因归纳为浙江人具有“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道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从不怨天尤人。我对“四千精神”的解读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等、不靠、不要,自己找出路,自己建关系,自己想办法,不怕吃苦。浙大植根于浙江,也受到“四千精神”的影响,而经过仔细对比,两者的命运和发展轨迹也存在诸多的相似之处。
共和国成立后,浙江被划为前线,国家几乎没有在浙江投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同时,国家在东北和西部进行了大量的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也输入了苏联和东部的人才帮助工业发展。由于缺乏基础建设的资金,浙江,尤其是台州、温州一带,山高路远,交通非常不方便。浙江人讲的方言虽然都可以归入吴语语系,但内部差异之大是其他省不可想象的。在浙江,不同县甚至不同乡镇之间的方言都是不同的,足可见浙江以前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另外,浙江,尤其是台州、温州一带,人多地少,不管是人民公社还是包产到户都吃不饱,农民生活非常贫苦。曾经的浙江不但贫穷、落后,而且没有政府支持,但浙江居然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中国第四大经济体(这是按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有学者认为,如果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排名会更高),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浙江人具有“四千精神”。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吃不饱饭,一些人只有在全国到处流浪,靠修皮鞋之类的低级劳动勉强维生;另一些人做一些小日常用品,去全国各地兜售,赚取微薄的利润。这些行为在当时都是违反社会主义原则的,中央政府起初对此持打压态度。但地方政府支持浙江人做自己的小生意,后面中央更加开放了,浙江的民营经济便迅速成长起来。浙江商人创业就是走遍了千山万水,现在浙商遍及世界各地;道遍了千言万语,一方面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一方面向政府解释自己的商业行为是符合政策的。在浙江很难听到有人抱怨政府对自己不公平,更没有人因为自己生在山区就自叹命薄。他们不等政策,自发建立了义乌小商品城;不靠政府,吸引民间投资完成了一个个大工程。当然,由于浙江发展起来了,中央政府对浙江也客气多了,浙江人也会向中央要政策了。但你不得不承认,在创业初期,浙江不但没有政策支持,还要提防政府的突然打击。

浙大的命运和浙江颇为类似。浙大自从1927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以来,就再也没有改过名字,这在中国高校中是不多的。研读历史,你会发现这个貌似不显眼的“成绩”实在来之不易。从民国到共和国,浙大历史上遭遇三次亡校危机,而当时的政府是阻挠浙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浙大不等、不靠、不要政府政策,发扬了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在多次时代变革中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和一些政府大力支持的学校一起屹立与中国高校之林。
浙大第一次亡校危机出现在1939年。当时日寇全面入侵,高校纷纷西迁。浙大在西迁途中,得到党国密令,就地解散,师生并入中央大学。平心而论,在特殊时期,这个政策不能说完全不对。但竺可桢校长经与浙大师生商议,拒绝了电令,最后迁至遵义湄潭坚持办学,并把浙大带到了最高峰,至今尚不能超越。在那个时候,清华、北大和南开都放弃了自己的招牌,但浙大始终坚持独立办学,并且取得了不逊于西南联大的成绩。
浙大第二次面临亡校是在1952年。当年中国仿造苏联进行全国高校的院系大调整。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有14个学院的浙大被肢解为只剩4个系,学校也由综合性大学成为工科大学。在这次调整中,中央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大学覆灭,浙大虽然遭受重创,但毕竟存活了下来。
第三次面临亡校是在80年代初。当时浙大归属中科院管辖,中科院有意将浙大改名为“中国第二科技大学”。如果接受,浙大不但要丢掉自己的品牌,而且气势上永远受制于中科大。刘丹校长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结果被中科院扔给国家教委(教育部)管辖。在当时,中科院比教委提供的经费多,但现在看来,或许归教育部管还是件好事。
无论是1939年还是1980年的浙大,在国内都算不上名校,中央政府完全可以依靠行政权力将浙大解散或者更名,但浙大人道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最后都有惊无险。在两次亡校危机后,浙大可以说把政府完全得罪了,哪来的什么政策支持,但亡校危机后皆是浙大发展最快的时期。当然,现在浙大和浙江一样,在国家有地位了,政府的态度才好了一点,这有利于浙大和浙江的进一步发展。不过,身为浙大人,还是能感受到中央政府对浙大不冷不热的态度,我们常常在论坛抱怨“浙大是后娘养的”,抱怨“我们在中央没有人”。在中国,朝中无人确实不好做事,但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气馁,有政策当然好,没有靠自己也能发展;国家给的钱少,有成就的校友同心同德、积沙成塔也能把学校建设起来。我们没有培养官员的传统,但我们可以培养出可以影响官员的科学家和商人。

经过先辈的艰苦创业,新时期的浙江人继承并发扬了“四千精神”,但一些优秀传统也被丢弃了,比如吃尽千辛万苦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富不过三代”,就是说纨绔子弟容易丢弃父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安于享受,沉迷于灯红酒绿,最终败了家业。一所学校、一家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浙大和世界二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更不用说一流了),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所以必须发扬浙江人的“四千精神”,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浙大110周年校庆献礼(3)——院系调整与四校合并
2007-05-21 11:49

今天是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新浙江大学成立后第一次整数年校庆,也是浙江大学崛起为国内最一流大学后的第一次整数年校庆,所以同学们都期盼一次隆重的庆典。但学校认为相对百年大庆来说,110周年不必太张扬,于是这次校庆的基调是低调和简朴,以校友回校共庆校庆、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为主,没有大规模的文艺晚会,也没有请中央的领导,这和同学的期望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理论上说,看一所大学的质量,关键是看校庆时回校的杰出校友有多少,他们取得了什么卓越的成就,而不是来了什么明星或者官员。但在中国,大学质量似乎和校庆来的官员紧密相关,这是很不健康的现象。昨天同济百年校庆,收到了高级官员的贺电,也把大小官员请到现场;我们的校庆贺电主要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可能符合浙大没有培养官员的传统的事实吧。

前面提到今年是新浙江大学成立后第一次整数年校庆,什么是“新浙江大学”呢?这就是9年来争议一直没有停息过的“四校合并”。1998年9月15日,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浙大从此由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拥有除军事指挥类之外的所有专业。正是这次合并后,在某些机构的大学排名中,浙大的名次迅速上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浙大的排名长期位列第三,这和人们的传统思维发生了冲突,于是很多人自然就跳出来指责排名的公正性,指责浙大凭借规模而不是质量获得高排名的。
传统的人们维护旧秩序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中国高校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一直支持四校合并的李岚清同志曾经说:即使中国其他所有的高校合并都是失败的,浙大的四校合并也是成功的。我认为,四校合并不能说没有副作用,但积极作用绝对是主要的。

李岚清同志的那句话看似费解,实际上研读浙大历史,你就会发现它的道理。四所高校合并,并不是浙大想盲目扩大自己的规模,更不是想获得高排名,而是同根同源的大学在人为分离46年后的自然回归。
在上一篇文章我已经提到,由于浙江大学的国民党背景,成为1952年院系调整的重点整治对象,原来的综合性大学被拆得七零八落,最后归在“浙江大学”旗下的只剩电机、机械、化工和土木四个系,其他学科要么合并到其他大学,要么独立出来成立新大学。其时,浙大数学、物理、农学等学科的实力早已闻名全国,却被其他学校“免费”拿走,作为自己的成绩进行炫耀。院系调整对浙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昔日的“东方剑桥”长期无缘中国的重点大学名单。1956高教部杨秀峰部长到浙大做中国高等教育的报告时,也不得不说,1952年的院系调整,把综合性的浙江大学拆散了,变成单纯的工科大学,对浙大,对浙江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杨说对于一所学校,校风至关重要。而好校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浙大有很良好的求是校风,是国内不多的知名学府,如果当时不将她拆散,而是完整地保留下来,也许意义更大。下面是具体的院系调整情况:
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数学系、生物系、物理系并入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并入华东师大和南京大学地理系。
  浙江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后被复旦大学吞并)。
  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名为浙江医学院(后改名浙江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等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文学院、师范学院、和理学院等部分教师和之江大学合并为浙江师范学院。
  浙江大学法学院停办。
  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后改名为浙江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与其他院校合并组成南工食品工业系,1958年东迁无锡独立成锡轻工业学院,后改名为无锡轻工大学。
  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与其他院校合并组成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
  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等与其他院校合并组成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
  此外,浙江大学有关学科是师生还被分别调至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工学院、山东大学等。
  浙江大学工学院航空系在南京与其他院校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后成为西北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的水利组调至在南京的华东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河海大学。
  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无线电组师生及设备全部并入南工电信系而建成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后为东南大学。
  航空系主任梁守槃则奉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任系主任
土木系主任钱令希调至大连工学院,后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副院长
机械系主任程孝刚调至上海交通大学,后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工学院院长、化工系主任李寿恒也调至浙江省化工研究所任副所长,后任浙江化工学院院长


由此可见,四校合并只是对院系调整这一错误决策的部分恢复,浙大只是把当时分出去的学科中留在杭州的部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重新收回来而已,和其他那些毫无渊源的学校合并是有本质区别的,更不同于那些几所中专合并成为大专的行为。事实上,合并前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在相关领域也是很优秀的学校,合并它们是单科性大学发展受阻的必然反映,也是广大老浙大校友的夙愿。如果纯粹为了排名,浙大应该合并中国美院或者浙工大,而不是浙医大,有人说“如果浙大把杭州所有高校合并就排名第一”云云,是不了解历史的荒谬言论。我们再看,包括清华兼并中央美院、协和医大在内的其他高校合并,就是为了增加学科齐全程度的合并,高校在合并前没有渊源。浙大华家池校区就是40年代后期老浙大的校区,1952年后归浙江农业大学,四校合并后又成为浙大的校区;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教授解放前就是浙大教授,1952年后成为杭大教授,四校合并后又成为浙大教授。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四校合并是对错误决策的纠正,是失散多年的兄弟的回归,而不是拼规模、拼排名。
事实上,院系调整对浙大造成的损失是不可能恢复的,因为很多学科被调整到外省,经过50多年发展已经和其他学校融为一体,不可能再收回。研究一下上面的院系调整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发现,复旦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至今自豪的专业的根基都来自浙大。苏步青教授被人强行拖上车前往上海,感叹“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后成为复旦大学校长,现任浙大校长杨卫的父亲也在那时从浙大调往西北工大。
四校合并是浙大近年来的最重大事件,四校合并后,浙大成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发展速度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学生的性别比也趋于正常,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决策。

浙大110周年校庆献礼(4)——浙大:浙江的还是中国的?
2007-06-06 20:17

最近几年,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被“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新理念代替的背景下,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热门话题,我以前也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两个饱受指责的不公平现象,一是国家有限的教育支出的分配严重不平等,极少数大学占用了大部分教育经费;二是重点大学在各省间的招生名额分配严重不平等,这些大学向所在地投放了比其他省多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招生计划。
关于第一个问题,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钱的确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柱,没有钱就没有设备,没有仪器,试图靠感情来留住人才也只是五十年代的回忆。由于中国大陆大学的体制大同小异,钱的多少就几乎与学校水平成正比。另一方面,中国大学几乎全部为国有,而国家又拿不出足够多的钱来维持这么多大学的运转。鉴于平均分配只会导致大家都挨饿,还不如养肥少数几个重点大学、让更多的学校挨饿。这样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马太效应:重点大学由于有经费越来越好,一般大学由于没有经费越来越坏。结合我以前的分析,即穷人家的孩子由于上不起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已经越来越难考起好大学了,他们将主要集中在一般大学,加之他们的家庭为支付大学学费几乎是倾家荡产,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公将主要损害穷人的利益。
在这个问题上,浙大当然是被指责的对象,因为浙大每年可以从教育部和省政府拿到18亿的经费。不过,人都有跟比自己好的人对比的倾向。浙大和清华、北大比,那还是比较寒酸的,虽然经费总额少不了几个亿,但浙大人多学科多,主要还是比较费钱的理工科,所以平均下来也没多少钱了。最主要是,国家的政策也是倾向于清华北大的,这是比钱更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只要中国首都在北京,其他大学就不可能超过清华北大;而一旦哪天首都迁到杭州来了,浙大就是中国第一。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说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我说,国家不给你钱、不让你建实验室、不给你项目,你怎么主动啊?即使真的哪天浙大人自力更生实力超过清华了,国家也可以再来一次院系调整,把你最好的老师用行政手段调到北京去。

今天主要想说的是第二个问题,就是招生计划分配问题。这个问题每年必然会被提到,在校内论坛,这个话题被称为“年经贴”,就是每年到了某个时候就有人讨论这个话题。只是讨论了这么多年情况一直没什么改变。
明天就要高考了,然后就要填志愿和录取,估计招生计划分配问题又会升温,我下面要阐述的观点是一贯的,以后就不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了。
在招生计划分配方面,全国的舆论主要是针对清华、北大的,复旦受到的指责也比较多,我们相对少一点。其实坦率地说,浙大偏向浙江的情况比清华、北大偏向北京的情况严重得多,比复旦也要严重一些。但那三所学校知名度比较高,容易吸引眼球,所以媒体经常喜欢报道它们。前年复旦百年校庆,有媒体指责复旦大学已经成为“阿拉的复旦”。今天我就想讨论类似的问题:浙大是浙江的浙大还是中国的浙大?
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生计划占总招生计划的13%左右,复旦在上海招生占总招生计划的40%左右,浙大通过高考在省内的招生占总招生计划的50%左右,但考虑到浙大在浙江有“高二直升班”,体育特长生和小语种自主招生也多半来自浙江,所以实际上省内生源占了60%以上。浙大似乎已经成为浙江的浙大。
作为从外省考进浙大的学生,我当然希望浙大在外省多招一点,这样不但体现了浙大是中国的浙大,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还有利于学校自身生源质量的提高。我承认浙江的中学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但山东、辽宁的中学教育也不落后啊,难道浙江排名5000的比山东排名1000的还优秀?如果浙大能够在国家的高度,综合考虑各省考生人数和中学教育质量两方面的因素,制定招生计划,会使学校的本科生质量得到提高。当然,其他重点大学也一样。
以上可以算是感性上的认识,但理性地说,你不能说浙大现在的招生计划分配没有道理。
第一,浙江是个省,而北京、上海是市,不能一概而论。这是浙大的浙江学生反驳“浙大应降低本地生源比例”最常用的理由,我觉得这个反驳有些道理。首先,浙江每年有30多万人参加高考,浙大只录取3000个,所以浙江人考浙大也是挺不容易的。其次,浙江就浙大一所重点大学。北京考生考不起清华、北大,人大、北师都不错而且也倾向于招本市学生;上海考生考不起复旦,交大、同济也不错,而且给本市投放了大量指标;但浙江考生考不起浙大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浙江第二好的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人大、交大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就这么一所重点大学,还要削减名额,确实有点为难人家。当然,这个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浙江考生比北京、上海要亏一点,但比山东、辽宁、河南的考生就幸福多了。只是人都喜欢和比自己幸福的人比,于是总是觉得自己可怜。
第二,浙江对浙大的支持力度大于北京对清华、北大的支持力度。浙大的18亿经费,教育部和省政府各出一半,于是将一半的招生计划放在浙江就是省政府的底线;而清华、北大的经费全部都是教育部给的,所以照顾北京生源更没有道理。据说浙大和省政府关系一直不太好,主要就是招生计划问题。四校合并后,由于原杭大、农大、医大主要在浙江招生,省里要求浙大每年在浙江招10000人,以平衡四校合并造成的本省招生计划数减少。浙大其实一直重视本地生源过多的问题的,为了保证生源的多样性,又不得罪省政府,浙大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浙大出师资、地方出钱,办两所独立学院,这就是现在的城市学院和宁波理工学院。这两个独立学院和浙大本部在浙江招生人数加起来基本有8000~10000,可以说满足了省里的要求。
第三,浙大将热门专业全部对外省开放,这个某些大学做得并不好。浙大的农学、动物科学等相对冷门的专业只在浙江省内招生,而其他热门专业都对外省开放。这被一些本省学生认为是本省做出的牺牲。
来自北京的杨卫出任校长后,更加重视学校师生来源多样化的问题,只是拿了人家的手短,有一半的钱是省里给的,就不得不在本省招一半学生。潘云鹤校长曾经直接对记者说:“每年在浙江招多少学生,省里面对我们是有要求的。”
现在是一个强调国际化的时代,很多大学在招生广告上都特别说明自己学校有多少留学生。然而,在中国大学纷纷提出国际化、全球化的时候,它们也许连中国化的门槛还没跨过,一直在本地化的状态下徘徊。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就要改变学校经费来源单一的现状。一个理想的方案就是我以前提到过的“大学私有化”,由企业或者校友捐款来维持大多数私立学校的发展,而国立的大学完全由中央经费和捐款维持,不再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可以自己资助一些省立、市立大学。这样,节省下的国家教育经费可以用在西部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农村中小学的改造和教师队伍建设上;大学之间也没有必要从中央到地方地争抢经费。总之,尽管包括浙大在内的中国重点大学有各种各样的苦衷,但除非浙大不再具有国立身份,否则把自己定位为中国的(而不是地方的)是有必要的。事实上,浙江省政府没有考虑到,浙大毕业生65%毕业后留在了浙江,其中的一半在杭州。从另一个角度说,浙大帮助浙江吸引了大量的省外人才,再多吸引一些会对地方经济更有帮助。

明天就要高考了,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浙江大学^_^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