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奶奶回家了,妈妈写的日记

2007-08-11 10:00 513 查看
 
2006.11.18 星期六 小雨
婆婆今天凌晨2:58坐上了回吉林市的火车,我没有前去送行,老公送她走时也没有叫醒我。
虽然车票已经订了十天,我的妈妈也将于今晚到达,可是一想到照顾我两个多月的老人回家了,心情就是很难平复。昨晚,眼泪一直萦绕我的眼圈,心里有很多感激的话想说,就是担心说出来眼泪就会流下来,彼此更加难过。两个多月80天的日子里,我已经习惯早上起来喊妈妈,中午回家有热腾腾的饭菜,晚上临睡前道声“早点休息”,平时遇事或者心烦有人陪我聊天,甚至有人倾听我的牢骚。
婆婆是在我出院的第三天来到南京的,也就是9月1日、星期五的晚上。第二天我们就搬到了现在的住所,从她在南京睁开睡眼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辛苦的可谓艰苦的照顾我的80天。 最开始(直到“十一”),我的孕吐反应挺激烈的,自己也不清楚能吃什么、爱吃什么,心情也不好,有时一句话都懒得说,从没有生活在一块的婆婆无论怎么做都 感觉我是不满意的,其是不是,我心里很清楚,即使我妈妈来了那段时间我也一样吃不进去、情绪不高。那段时间,每天的主食就是现在想起来令我干呕的高粱米 饭,没有做过饭的人不知道,高粱米饭特别不容易熟,要费很多时间,婆婆为了节约,每天都是先泡好再煮饭。刚来时的婆婆很不适应南京的消费,觉得什么都贵, 舍不得买,而我的饮食又是一时一变,有时不免强迫她买些我以为会吃其实根本没吃的东西,想来她心里当时该是有些想法的,不过这都正常。
十 一过后,我上班了,食欲也渐渐好起来了,可以吃白米粥了,却讨厌死了高粱米粥、面条和疙瘩汤,记得有一晚还曾因为婆婆做的疙瘩汤而说了婆婆几句呢,想想真 不应该,谁能那么时刻感受到变化无常的我呢!婆婆慢慢适应了南京的生活,可能是因为一直生活在城市的缘故,婆婆迅速的掌握了靠近我们居住地的两个超市的物 价情况,开始了每天早上菜市场、上午下午跑超市的日子,尽量的帮助我们节约。
人们都说孕妇的情绪差,容易发火,很长时间我和老公甚至觉得我的脾气变好了呢,直到10月16日 早上,现在想起来自己都搞不清楚的大火,自己才知道经验是有道理的。现在给自己寻找一些客观理由吧:从搬家到这栋楼,除了身体的难受,还经常受到邻居不分 时间高声讲话、外边施工噪声不断的干扰,心里一直是抑郁的。前一天晚上,我和老公说去食堂吃早饭吧,我不愿意一个人去吃,担心自己会呕吐,老公并未回应, 第二天早上又和老公说了两遍,以为他默认了,当我高高兴兴准备走、老公把婆婆准备好的食品和水果包递给我时,我心里异常恼火,一方面情绪受着昨晚邻居大吵 大闹的干扰而兴奋着,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怀小孩太辛苦、生活变得一团乱糟糟而委屈,和老公越争越凶,结果想干脆结束难受的历程。
清 楚的记得当我想取病例去医院时,婆婆哭了,很伤心,对我说“是她对不起我,没教育好儿子”,我感到了自己的罪恶,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说实话,从婆婆来 我心里一直很感激,一直想把婆婆当妈妈待。只是我忽略了一点,婆婆毕竟是老公的妈妈,她的心情是天下妈妈爱孩子的心情。婆婆不是那种记仇的人,那天我心情 一直很忐忑,中午看见婆婆很担心她不理我了,没话找话,后来看婆婆一如既往,才安心的睡了午觉。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不过听老公说,其实我也能想到,婆婆心 里一直是有阴影的,老公是独生子女,婆婆怎能不觉得儿子受气,不觉得我太暴躁呢?!
这段时间里让我最难忘记的是每次洗澡时婆婆象对待小孩子一样给我搓澡,每次我都感觉很幸福、很甜蜜,当我每次都把浴巾拿给婆婆、让她擦干再出来时,我能感觉到别人诧异、羡慕的眼光,相信有很多人会以为我们是一对长得不象的母女。我心里非常的骄傲!
昨 天下午,想让婆婆临走听听她照顾了这么久的乐乐的胎心音,结果路上因为和老公的话不投机争执起来,又让婆婆临走时心里不好受了一次,我心里深感抱歉和对不 起。仔细想想,自己就是孩子性格,为所欲为,需要别人宽容,婆婆是一个难得的婆婆,照顾媳妇尽心尽力,又宽容小辈,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半夜醒来,看见老公回来,不觉掉了泪,很久才再次入睡。早上隔壁小孩找奶奶(就是婆婆),我情感的闸门再也无法控制,无人喊妈妈,连洗脸时每天固定挨着(我洗脸,妈妈洗衣服)的情形也让我异常难过,泪水滂沱,感谢妈妈,祝您旅途平安!
我 要永远记得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永远记得婆婆陪我走的这段艰难的日子!“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想这句话一定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于我就是如果我没有 怀上乐乐,我就不可能这么早感受到婆婆的爱(虽然很大程度是爱屋及乌,不过于我已经很满足),不可能和婆婆的感情这么深,也就不会有我今日的想法:我要善 待婆婆,象自己的妈妈一样,尽量不让她伤心,尽量去理解接受她的想法,让她的晚年幸福而快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生活 情感 聊天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