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北京纪行之三:探密CSDN.NET

2007-02-05 22:03 381 查看
借着北京年会的契机,一连在CSDN待了数天,与它彻彻底底来了个亲密接触。在此期间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在博客中以留念。

来到CSDN之前,已经在网上不知浏览过它多少次了,是自己最喜欢的IT资讯门户网站之一。《程序员》则是我最喜欢的程序开发类杂志,它是CSDN的一部分。由于来之前,对于CSDN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好遐想,所以当我看到它的全貌时的确有些失望。CSDN的工作区位于一个大的空间之内,上下都是贯通的,由简易楼梯相接,整体看上去像一个汽车维修厂的车间。上下两层的空间不大,身处其中倍感压抑。CSDN标志的红色倒是贯彻的很好,比较协调。由于空间比较密闭,空调打开后,某些位置的温度就特别高,那里的工作人员就有穿T恤工作的。当然,这种环境下数量众多的加湿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CSDN的环境虽然不是很理想,但还是在这些年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知名度也是不断提升。不禁要问,CSDN是靠什么才能走到今天呢?通过随后几天的接触,这个问题逐渐清晰起来。CSDN的工作人员都很乐观,工作上非常主动,能够承担压力的考验。CSDN里有多间会议室,其中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八卦厅”。不要以为我打错字了,这间会议室的名字就叫做“八卦厅”。由此可略窥CSDN的企业文化,是积极、开放的。联想到2005年CSDN年会的盛况,也就不觉得这个名字是多么的出格了。CSDN的员工都很善谈,孟岩孟大侠自不必说了,连最初认为可能说话比较少的孟迎霞老师同样是口才出众。在一次交流中,孟老师谈起CSDN和《程序员》杂志初创的事情时非常的动情,她说那时候非常的辛苦,经常加班到深夜,有一次自己是凌晨5点多才回家的,走的时候发现蒋涛是累得就睡在地板上。大家听孟老师讲完之后,都啧啧称叹,希望能够将这段创业经历成文,不断的鞭策大家去前进。欧阳和霍霍都是善谈之人,同样也是不折不扣的实干家。霍霍更是几乎靠一个人的力量,将《开源大本营》在短时间内攒了出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最后一次从CSDN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那时候《程序员》杂志的同仁正在为第二期杂志加班加点的工作,一直要干到凌晨2点多。那时候似乎明白了CSDN为什么能走到今天的原因,也许就是靠着积极、乐观和忘我的工作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