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英汉习语语篇翻译中的形象处理

2005-12-26 21:33 211 查看
英汉习语语篇翻译中的形象处理

摘要:习语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它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语言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现实,并体现出文化的特点。语言和翻译都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被文化所改变。事实证明,在英汉词汇的翻译过程中,文化以不同程度作用于译者,介入译者的逻辑判断和语言选择。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双重交际活动,译者是其中心,是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信息传译的协调人(mediator)。因此英汉习语的翻译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翻译过程既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不同文化符号的转换过程。将一个民族的习语译成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其风格的再现、民族特色的保留,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理解差异的处理,是理解和翻译英汉习语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习语语篇中的文化语境这一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中形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习语 语篇 文化语境 形象

引言

习语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现实,并体现出文化的特点。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其载体—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空缺现象。王佐良先生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更构成了习语翻译中的巨大障碍。翻译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生动地传达原来习语中的独特文化内涵,弥补或衔接汉英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或“文化亏损”,以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交流障碍,实现文化的对接。本文试从习语语篇中的文化语境这一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中形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空缺

习语因集中体现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其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便愈加明显,愈加突出。我们有必要对习语中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这对习语的准确翻译将有重大意义。

空缺现象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random holes in patterns)的概念。作为文化一个组成部分语言的,也是文化现象的反映,习语是语言中词的一种形式,是长期以来可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等差异较大,因而决定了文化心态的差异,在习语中具体体现为喻体和形象的差异。习语翻译的关键在于保证源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即译语必须能充分体现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修辞等内涵。

二、文化空缺的原因

2.1社会历史的变迁导致的文化空缺

一定的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反映到习语上,便使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如“桃园结义”、“焚书坑儒”、“梁上君子”、“卧薪尝胆”等。中文里还有许多习语与频繁的战乱、黑暗的封建统治息息相关:“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破釜沉舟”、“蓄精养锐”、“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官官相护”、“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滥官当道,污吏专权”、“生灵涂炭”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的神话[19]。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ork(永远完不成的工作)’"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英国历史上长期由教皇和国王统治,相关的习语有“Live like a king(过得像国王一般奢侈)”,"Kings have long hands(勿与国王相争)”,"Might is right(强权即公理)“等。

2.2思维视点的独特导致的文化空缺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一个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在该民族长期的哲学背景、文化传统之下逐步确立的,而语言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凝固作用:使用它的人以它所勾勒的洪特堡所称的“内蕴屠言形式”(inner Sprachform)思考问题[[20J。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汉民族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唯两而后能化”[211。所以双数在汉语中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含义,体现在习语中有“四平)又稳”,“六六大顺”,“八拜之交”,在表示程度之深时,则往往用“十”,如“十全十美”,“十恶不赦”等。但对中国人来说还有另外一个极具神奇色彩的数字,那就是“九”。“九”在中国被看成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221。中国人的天被分成九层,九重天即是最高处,因此有“九霄云外”、“九天揽月”等习语。而在表示更深的程度时英语往往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加上尾数“一”,如“One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to 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受基督教和圣经的影响,“三”、“七’,、“十三”等单数在英语中亦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习语中有“a third wheel(无足轻重之人)”,"a three-ring circus(嘈杂混乱的局面)”,"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in the seventh heaven(七重天,极乐世界)”,"thirteen at table(十一三个进餐,最先站起的一人必将死去)”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汉语习语还是英语习语中的数字,大部分只是用来表示模糊的概念,并不具有精确性,数字本身作为语言符号同客观世界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汉英语言中数字在表达上的差异现象是由其各自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除此之外,诸多的与颜色、动物、植物相关的习语中亦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如“杨柳依依”给中国人以离别、思乡的联想。而说英语的人一看到“fig leaves"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指“遮掩隐处之物”,“维持体面之策”。

2.3宗教信仰的差别导致文化空缺

宗教信仰对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均起着重大作用,.而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又必定给各民族的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文化上的空缺,理解上的障碍。

中国人很崇拜天,认为它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在西方,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God)创造和安排的。所以汉语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无绝人之路’,;而英语中却是“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God saves those who save themselves"。佛教、道教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习语中便有诸多反映其独特文化内涵的表达,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灵丹妙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基督教的教义《圣经》对西方社会的人文价值观、道德观均有深厚影响,英语中有许多习语就来自于《圣经》的典故以及宗教仪式、宗教习俗。如“Adam's apple(亚当的苹果)”," forbidden fruit(禁果)”,"to cross ones' fingers/to keep one's fingers crossed(祈祷上帝保佑)”,"bear one's cross(背负十字架)”等;另外一些习语则是与地狱、魔鬼等有关,如“Go to the hell(该死!)”,"hell freezes over(绝无可能)”,"talk of the devil(说到谁,谁就到)”,"to give the devil his due(公平待人,平心而论)”等等。

2.4世情风俗的不同而导致的文化空缺

世界上各个民族,处于大体相同的生存环境中,其生产方式、思维习惯上必定具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一定的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却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生活状况,有自己独特的世情风俗,这也导致了巨大的文化空缺。

缔结婚姻,中国人希望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英语中则有“marriage of true minds(真诚的结合)”。结婚时,中国人要选择“良辰吉日”,再“拜天地’,、“进入洞房”,英美人则来到教堂,举行“a white wedding",再去渡“honey moon(蜜月)" ,honey moon现在亦被用来指缔结联盟或合约后关系密切的那一段时间。游艺活动中,中国人喜欢下棋,有关的习语有“马前卒’夕、“马后炮”、“棋高一着”、“丢车保帅”、“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等等,英美国家则盛行球类、扑克等运动、游戏,相关的习语也为数不少。如“have a ball”本指比赛中拿到了球,现指开心、快乐,"the game is up”原指比赛结束,现指事情败露,"the ace in your hand”原指玩扑克牌时手中握有的王牌,现用来指做任何事情时可以出奇制胜的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习语中的文化空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由两种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本民族语交际的双方以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对于另一语言文化的读者来说则往往会不知所云,文化空缺的存在为习语的翻译带来了困难,使习语的翻译更加充满挑战。

- 作者: FORREST 访问统计:399 2005年06月4日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