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网络小偷形形色色让人难防 专家提醒网民当心

2005-06-24 09:55 337 查看
  昨日,省公安厅网络警察总队提醒网民:当心陌生软件及文件。

  话费“冤大头”

  案例:上个月,家住沈阳市沈河区的冯先生一个月的国际长途话费竟高达800多元,而他却从没打过国际长途。经查询发现自己所拨打的长途号码有近100个,涉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原来,冯先生是中了一些网站的“陷阱”。据介绍,这是国外某些商业网站专门针对一些想浏览成人网站的网民设置的,当网民尝试着打开某些“诱人”图片及电影时,网页会指示他们下载某一软件用以观看。

  该软件是拨号软件,用户一旦下载并安装某个程序,这些程序会自动切断用户原来的本地互联网连接,代之以长途电话线路重新拨号到外国的网站上。

  警方提醒:上网时不要随意下载陌生和不知名的软件,特别是拨号软件。由于网络电话陷阱通常发生在拨号上网用户身上,所以已使用国际长途功能的网民,或有青少年上网者的家庭,最好取消拨号上网电话的国际长途功能,或者对它进行呼叫加锁,这样可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电脑维修工窃密码

  案例:今年年初,和平区的李先生家中电脑感染了病毒,于是花钱请了一家电脑服务公司上门服务。在修理过程中,维修工抄下了李先生上网的用户名和密码,以“记录备用”。此后,李先生发现每月的上网费剧增,原来他的上网账号和密码被盗用了!而此时那家电脑服务公司的电话也再没打通过。

  近来,电信部门和公安机关接到此类的投诉不少。利用电脑维修工的特殊身份,盗取电脑账号后,除了自己使用或分给朋友外,还卖给他人牟取利益。

  警方提醒:用户一定要妥善保存好自己的上网账号和密码。另外,一旦发现问题,可拨打客服电话查询。如果确认是账号被盗用,可依据指导上网,将密码初始化。

  网窃他人银行卡

  案例:半个月前,东陵区郭女士发现银行卡被人盗用近5000元。根据林女士账户的交易资料显示,在一天中的两小时内,从她的借记卡上先后支出了两笔钱,在网上以购物的形式被消费掉了。

  经警方调查,这起失窃案和林女士无意间点开一个音乐文件有关。对方是一名网络黑客,利用技术手段窃取访问者的银行账户和密码。

  警方提醒: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